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人们普遍地都喜欢吃用油炒出来的菜,认为是非常健康的,但殊不知,油温达到一定热度,会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。且人体过多的吸入油脂,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出现。而采用传统的“蒸”式工艺所制作出来的菜肴,完全不用担心这类问题。蒸膳美快餐,独特的蒸法工艺保证了营养不流失,在少油腻少脂肪又不流失其营养成分的同时,达到现代人减肥美容的目的,既健康又时尚,对于那些长期在办公室工作、缺少运动的朋友们、白领来说是非常...
唐 明器 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 高69厘米 此俑头戴进德冠,容貌清秀,有髭须。上身穿红色阔袖短袍,领、袖与下襟均饰织锦花边,外罩裆,下着白色裳,足蹬黑色如意云头履。文雅斯文,含蓄而不失威严。 墓主郑仁泰参加过李渊的晋阳起兵和唐太宗发动的玄武门之变,曾为凉州刺史,被授右武侯将军,加上柱国,是唐初的一位重要人物。 郑仁泰墓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,出土...
战国 曾 酒具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 高4.2厘米、口长14.6厘米、宽11厘米 这件木胎漆耳杯器外髹黑漆,内髹朱漆,边缘及双耳绘云纹。此墓出土漆器很多,因为是诸侯之墓,随葬漆器的工艺非常精美。 耳杯是战国漆器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饮食器,其椭圆形带双耳的造型很独特、时尚。 战国时期,漆器手工业得到巨大的发展,生产出来的漆器种类丰富,色彩艳丽,工艺先进...
隋 盛水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4.1厘米、口径5.6厘米、底径2.9厘米 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,敞口,口沿镶金带一周,深腹,假留足,平底,通体光洁无纹饰。其柔和的玉质、凝练的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显得高贵典骓、气宇不凡,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。 两汉时期是我国玉器生产的盛期,然而自东汉灭亡后,从魏晋至隋唐,玉器发展走入了低谷,在这个时期出...
隋 酒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5.7厘米、口径5.7厘米、重49.4克 此金杯为大口,口沿外翻,上有凸弦纹一周,系用一圆环焊上。其下为高足,中空,作喇叭状,足柄及底缘亦各有焊上的凸弦纹一周。足柄上端先粘焊一圆片,然后再焊合于杯身。
2018年,建筑装饰行业完成工程总产值60000亿元,比去年增加了5000亿元,增长幅度为105。其中,住宅装饰装修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4.57万元,比年增加了4000亿元,增长幅度为,十年内,装饰市场将产生7000亿元的年消费量。 从传统装修到现在的全屋整装,装修市场正在发生质的变化,人们追求的不再只是简单的装修,而简地亚智能整装,让家变成奢华和温馨的场所。无污染的生态装饰成了人们的心头热,...
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约7万年 挖掘工具 1954年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出土 长15厘米,宽4厘米;长18厘米,宽7.5厘米 大三棱尖状器比较粗大,是用巨大的角页岩厚石片制成,横断面呈三角形。由于其形状和制作技术都非常独特,被学者们视为丁村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器物,可能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。这两件器物出自丁村遗址,是典型的大三棱尖状器。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...
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,刚装修好的房子是不能住人的,因为这个时候是室内污染是最严重的,并且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。女人怀孕的时候,最怕什么,就是甲醛,甲醛的确会给孕妇带来很大的伤害。因此,孕妇在这方面也就更需要注意,像是家具市场之类的地方就尽量别去了,毕竟孕妇的身体较为虚弱,一不小心就可能会甲醛中毒,据英国的一项报道,一家公司有12名孕妇在入住完工不久仅放置半年的房子后,在一年内竟有7人流产,1人早产...
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50万年 1958-1959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鹿角长36.5厘米,宽13厘米;下颌骨长12厘米,宽4厘米 葛氏斑鹿与肿骨鹿、中国缟鬣狗、杨氏虎等动物是华北中更新世特有的类型,其化石一直被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视为一种标准的地层化石,即凡是在地层中见到这几种动物化石,就基本上可以肯定其时代属于中更新世,所以葛氏斑鹿不仅仅是北京人狩猎的对象,...
战国 装饰品 直径63厘米、腹径62厘米 这是一件用琉璃(原始玻璃)制作,嵌色,呈紫地饰浅蓝色“蜻蜓眼”式的料珠。嵌色料珠在中国、东南亚、西亚、地中海东部沿岸多有发现,而且形制、色影也很相近,这对上述地区玻璃制品的发展和相互交流提供了线索。不过,直径如此大的料珠却比较少见。
唐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小者长3.4厘米、宽3.1厘米,大者长9.3厘米、宽4.5厘米 这批封泥计160余块,为白石灰质,大都破碎不全。封泥表面抹光,上有墨书题记和红色印文。印文完整的有“云南安抚使印”、“潭州都督府印”及“歙州府印”共3块。墨书题记的内容是进贡的时间、地点、物品名称及进奉人的官衔、姓名等。由于长期浸蚀,墨字已多脱落,加之封泥太破碎,故题记很少...
唐 建筑构件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出土 高14.5厘米、残长21.5厘米 这件石质套兽左侧尚较完好地保留着竖眉、眼睛、张开的嘴,耳朵后撇,兽脸的右半边重残,模糊不清。
唐 建筑材料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出土 此砖出土于大明宫重玄门南面的唐代地面,可能为重玄门门楼建筑物上的饰件。残砖仅左上角保留了方砖一角,尚可看清砖边缘的连珠纹和边线,砖正中的兽面除两眼、鼻子砸落以外,脸上部的鬃毛、竖眉、鼻子、露牙阔嘴都能辨认。
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50万年 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长24.5厘米,宽14厘米 狩猎是北京人为了生存经常从事的一项活动。在龙骨山堆积中,凡是北京人居住在洞穴的时期,这一层位肉食动物的化石就比较稀少,食草类动物的化石则占较大的比例,食草类动物中又以肿骨大角鹿和葛氏斑鹿的数量最多。这种现象恰恰反映出北京人是以狩猎食草动物为主的。除鹿类外,李氏野猪、德氏水牛和...
唐 建筑材料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出土 长、宽均为33.5厘米、厚7.3厘米 此砖以双圆圈内乳钉纹分为内外两区,内区中间为12瓣莲花纹,外区双线圈内均为葡萄蔓枝叶实,皆用圆点和椭圆形点抽象地表示出来。外区四方双线内为乳钉纹,四角各有一卷枝花纹。大明宫麟德殿出土的花砖,其纹饰有莲花、忍冬、蔓草及方格四叶等,以莲花纹为最多,殿东西二门外的斜坡阶道即用莲花纹砖铺地。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